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用时7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圆瑛大师论佛法之精神

    并起到一定有利作用的意思,这是就佛教的社会功用而言,显然不是对佛教出世解脱的否定。如圆瑛大师在《佛教与做人》的演讲中说,佛教“共有五乘教法,人天乘是世间,余是出世间。说人乘即教人做人的道理,现在多人,不曾研究佛学,不知佛教与做人的关系,都认着佛教是出世,与世人无干,此是错误。”他又在《佛教与世道人心之关系》一文中说:“人天乘是世间,可以救正人心,匡扶世道。声闻乘、缘觉乘,是出世间,独善...

    李明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341377.html
  • 佛 教 与 人 生

    生人生天,忽然为鬼为畜,总不能超脱,也就习以为常了,我们还未觉悟之前,自然觉得佛法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应该知道佛法所讲的是智慧,并非知识。智慧是朗然大觉,普照无遗,一切世间世间,无不明了,无不...是因为过去的业力相差不远,所以差异不大,以为大家同在一个世界上了。如果相差之远像那鸟鱼猫犬,宇宙自各不同,更何消说得?所以只有证得智慧,才能洞彻明了一切世间世间,才能够朗然大觉洞彻无遗,光靠知识是...

    念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5460809.html
  • 大乘行人对於善友恶友应取的态度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便是“大乘行人对於善友恶友应取的态度。”   提起这个问题,若是在世间方面,是很容易解决的,若是在小乘法方面,也是很容易解决的,惟有在大乘法方面,却是煞费研究,往往容易得到一个不正确的答案而大家又往往都认为正确。   从世间方面说,先贤遗训里面,尝郑重的标出“择交”的要义。若是依着遗训去做,那么,对於善友,便应当亲近,对於恶友,便应当迷离,这个问题,不是很容易解决麽。 ...

    威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8101087104.html
  • 善哉!儒童菩萨——孔圣人

    然则读儒书足了生死,何以佛为?曰:佛谈如是妙理,遍于三藏;其在儒书,千百言中而偶一及也。仲尼非不知也,仲尼主世间,释迦主出世间也。心虽无二,而门庭施设不同,学者不得不各从其门也。   2、《纪念文集》载王典章《印光法师圆寂感言》:  乘间问佛与儒教,比较如何?良久答曰:“佛教能包括儒教,儒教不能包括佛教,盖以儒教系世间,佛教乃出世。合过去、现在、未来而为一者也。”   3、...

    见内

    |孔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204491453.html
  • 略论禅悟与直觉

    佛教实践特有的产物,它是内心直接把握自我对真如法界的体验。它是破除凡夫俱生与分别之我二执,息灭烦恼与所知二障之净智(般若)所行真实。世间外道与西方哲人用理智之分别心是无法想象到禅悟及禅悟妙用的存在,禅悟超越了世间理性与感性两种认识形式,禅悟是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返观自性,专注入定,使意识停止,回归无意识之本源,定力成熟,豁然禅悟。禅悟之正因,是习三学,灭三毒,广行菩萨道。禅悟是出世解脱,与...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2642419.html
  • 善人、慈悲喜舍——阿含解脱道次第之一(1)

    的心、打开狭窄的心胸、扩展至无量无边。﹁慈悲喜舍﹂是从世间迈向出世间的重要桥梁。 三 《杂阿含经》 七五五 (七四三) 诸外道出家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说如是:‘...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比丘!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俱正知正见的慈悲喜舍与世间的慈善...

    空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847840.html
  • 佛法与自在

    佛法与自在   ※ 作者: 惠空法师 - 慈光禅研所 所长   大家对人际关系的掌握,最重要的是要有佛法生命价值的角度与尺寸  佛法有出世、有世间,这是对佛法最简单的分判。世间是出世的基础,...有很清楚的思想,有很敏锐的思考能力,在佛法和世间当中有一个拿捏得非常清楚的尺寸,你才会很自在地活在人群当中,而不会注意别人是不是又在讲你了?或者我这样做,别人会觉得怎样?我们不会!别人的看法,我们只...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452183.html
  • 四无所畏

    1)正等觉无畏︰谓佛于一切等皆觉知,即使面对因不知诸法而施种种问难的众生也不怖畏。此无畏又称一切智无所畏,因佛于一切世间、出世间尽悉知见,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稳,得无畏,故有此称。  (2)...受持名句;后者谓能受持教法之义理。菩萨能以此二种,不忘名义,教化众生,无所怖畏。  (2)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相当于知根无所畏。‘法药’有世间、出世间二种。世间是三界,出世间是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5557578.html
  • 台湾佛教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状况

    特色在于领导人物对儒释道精神、世间与出世间都有相当素养,因此吸引当时精英分子加入,互相激荡后,形成思想风潮的带领者。到了近代,则产生所谓的“技术团体”,他们是“祗洹精舍”及其“支那内学院”等机构,可...即使他不信仰,佛教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一个有用之才,也是出钱办学者的一份功德。”以佛教的资源投入世间的教育,以兴学的渠道参与社会、深入人间,是各办学单位的共识。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4968263.html
  • 随缘修福报

    解脱。因此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解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可以是一种助缘。而我们的解脱,最重要的在于心性的清净,因此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不代表他的道德。在世间上,一个人...别人带来烦恼,这就会障碍我们的解脱道。因此,在我们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不是刻意要去处理这个问题,而是随缘处理。我希望各位能了解:我们的关键在于心的解脱,要解脱生死,这些世间上的事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至少...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4269698.html